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1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屠光绍:金融科技与银行贷款转型的融合

2024-07-22 13:18:34 人民政协网

发展普惠金融是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普惠金融至关重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在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上表示,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领域,不仅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还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其他增值服务,如财务管理、客户对接、产业链互联等,真正体现“金融即服务”理念。

2898638_500x500.png

当前,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以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合力构筑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王忠民认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清楚两个内生逻辑:一是通过云服务和全托管渗透到中小企业生产全过程和融资、支付、结算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实现消费者、小企业收益最大化和服务提供者自身收益最大化三者共赢;二是通过数字安全技术与国家数字安全基础设施,为隐私信息、数字资产产权保护等保驾护航。

现阶段,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然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为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建议,加大通用大模型、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力度,建设训练大模型的共享平台,并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性标准规范,同时还需加强地方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建立进入大模型的相关规范和审查制度,并在必要时开展沙盒试点。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大会搭建银政企合作交流平台,启动“一起益企”中小微成长计划暨“数字金融+”生态发展合作平台,通过强化优势互补、聚合各类资源、搭建优良生态,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新范式,为协同服务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650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为此,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以及配套的制度创新,既可以解决长尾太长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让普惠金融开始成为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因此,农村发展普惠金融需加强集约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共享数据支持和数据服务;穿透式的金融协同和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进一步推进政策性的资金支持和利息补贴等。

据了解,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大会通过政策解读、趋势探讨、成果发布等方式,展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就,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品牌,共建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大力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